趙家府邸。
當趙家主聽到,另外三家回去后,就開始大量拋售糧食的消息。
他忍不住破口大罵:“他媽的,我就知道這幾個自私自利的家伙靠不住!”
“還好老夫沒有繼續囤積,先一步開始賣糧,否則這次非被他們坑了不可!”
“再給我傳令出去,讓家族各大糧鋪繼續降價!”
“一定要趕緊拋空,否則我們趙家真的要完了!”
趙家主面色發狠,心中惱怒至極!
他經營生意大半生,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。
沒想到,竟然被一個看不上眼的小子耍了。
這次本想大發一筆,使家族產業更上一層樓。
結果,他孤注一擲的賭博,輸的這般凄慘。
必須割肉止損!
一旦望海城糧價降到五十文一斗,那整個趙家都要承受沉重打擊。
家族幾代人的積累,眨眼間化作灰燼!
這次必須拼命了!
隨著四大糧商互相比價拋售,望海城的糧價再次跳水下行。
不出幾個時辰,從九十文暴跌到八十文一斗!
這個價格,已經比二皇子和徐浩他們所在的臨水縣,低了三十文左右。
......
縣衙內。
“大人,糧價下跌到八十八文一斗!”
“報!”
“大人,糧價降到八十七文一斗!”
“報!”
“......”
“望海縣糧食價格,跌至七十三文一斗!”
縣衙后堂,蕭墨悠閑地喝著茶。
負責情報的探子,一波波進來匯報。
他們跑的滿身大汗,臉上忍不住激動的表情。
縣衙內眾人滿臉不可思議,再此之前,誰也沒有想到,糧食價格會降到這種程度。
從兩百五十文,下跌到現在的七十三文,足足下降一百七十七文!
雖然七十三文的價格,相比于平時還是顯得頗高。
但現在是大災之年,能有這個價格的糧食買,百姓們已經是謝天謝地!
蕭墨表面上裝作穩如泰山,其實他也是第一次這般操作。
縱使知道踩踏效應厲害,可短短幾個時辰就有這種效果,仍是出乎他的預料。
“報!”
就在這時!
“啟稟大人,城門處有人報告,城外有盜匪搶劫糧隊!”
“一些從望海縣離開的糧隊,全部被盜匪搶劫一空!”
“如今,糧商們人心惶惶,再沒人敢帶著糧隊出城!”
聞言,蕭墨暗自好笑。
這些發國難財的家伙,入了甕還想跑?
“報!大人,官倉糧食多出太多,已經裝不下了,不知該如何處置?”
這時,有負責管理官倉的衙役前來稟報。
“哦?”
蕭墨神色微動:“不是有人假扮糧商賣糧嗎?怎么還放不下?”
“回大人,您派出去剿匪的部隊,源源不斷遠回糧食,比我們賣出還快,所以放不下了!”
蕭墨點頭輕笑,趙獨眼他們這是不裝了,不再用押運賑災糧的借口,直接說是剿匪收獲。
這樣也好,反正落入他手中的糧食,那些糧商也別想要回去。
這些糧食,現在可都是贓物,歸官府處理。
不過,如此多糧食,放在倉庫里太可惜,還是趁著價高多賣點。
“宋大人,再多派人扮作糧商去賣糧,把糧食價格再壓一壓!”
“官倉只保留原有量就好,這次我要把想發國難財的奸商,全部悶殺!”
宋宇滿臉震撼,連忙吩咐人去辦。
旋即,他想到一個問題:“大人,我們把賑災糧全賣了,朝廷會不會追究啊?”
蕭墨淡淡一笑:“這事你不用管,你只要知道糧價下降,百姓有低價糧食買就行!”
他懶得跟宋宇解釋,總不能告訴他,朝廷賑災糧根本沒到。
那些糧食,都是他讓人假扮盜匪,從出城糧商手里搶回來的吧!
他更不會告訴宋宇,賣糧食的錢,最后全都進入他的口袋。
若是讓這家伙知道此事,說不定會再給他來個第三次參奏。
蕭墨喝了口茶,以免宋宇繼續多問,轉移話題道。
“宋大人,為官者,當懂得靈活變通,不可因為一人之名聲,而罔顧百姓利益。”
“我承認,你是個為民著想的好官,但你行事做法太過循規蹈矩。”
“雖然可以得個清官的名聲,可到頭來無法為百姓謀福利,空有名聲又有何用?”
“我送你一句話,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。”
“寧背一世之罵名,也要為百姓謀福利!”
“這叫罪在當代,功在千秋!”
聞言,宋宇心神震撼,愣在原地久久回不過神來。
“噗通!”
宋宇直接跪在地上,叩拜道:“多謝大人提點,下官受益匪淺!”
此刻,他徹底想明白了。
他以前的為官之道錯了,錯得離譜!
大乾官場本就如此,不同流合污便是異類,即便想要為百姓辦事也辦不成。
這些天,他從蕭墨身上學會另外一種為官之道。
只要堅守為民之心,至于用什么手段并不重要。
他宋宇為了百姓前途都可以不要,還怕區區名聲有損嗎?
見他懂得自己意思,蕭墨滿意地點了點頭。
“如今,望海縣糧價大跌,我們的任務也算完成了。”
“你只要依計行事,望海縣便可萬事無憂!”
宋宇起身,鄭重點頭。
然后,他又恭敬問道:“大人所說計劃是指修路,還有翻修衙門這些基礎設施?”
“沒錯!”
蕭墨點了點頭,他內心有些享受,這種被人敬仰崇拜的感覺。
擺出一副指點江山的模樣,說:“望海縣之所以出現危機,不僅僅是糧價問題。”
“你可知道,主要原因是什么?”
宋宇沉思片刻,道:“倭寇侵擾,百姓困苦!”
“恰逢連年災荒,百姓沒有收入來源,真正的危機跟糧價高低關系并不大。”
蕭墨喝了口茶,接著他的話說道。
“現在糧價降下來,首要解決的便是百姓收入問題。”
“只要百姓手中有買糧的錢,望海縣的危機才算徹底解決!”
“否則的話,不管糧價是五十文,還是五百文,對于百姓來說都一樣,終歸是買不起!”
這番話聽在宋宇耳中,頓時讓他覺得猶如醍醐灌頂。
蕭墨所說,直擊危機本質。
老百姓早已窮困潦倒,如今最缺的便是一份養家糊口的活計。
一念至此。
宋宇腦中閃過一道靈光,似乎是想到了什么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