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言,謝沅頓了一下,也沒法解釋。
畢竟含秋做了什么,就等于她做了什么,她們從來都是一體。
她便只點了點頭:“我知道了。”
顧令璟應了一聲,手下的發也挽好了。
“母親做事不公道,也難免有私心,但她到底是長輩,也生我養我成人,希望你不要介懷她做的事和說的話,到底……她是為了我。”
謝沅手指微緊一瞬,還是笑了笑:“我知道,因為有你,我不會對母親心懷芥蒂,也會像從前那樣孝順她。”
還是那句話,她對忠義伯夫人沒有好感,但為了顧令璟,她愿意將她當作親母孝順,說到底,若她身體爭氣,能為顧令璟生下一兒半女,忠義伯夫人也不會這么著急地納妾進門。
作為婆母,能忍她三年。
她的確該感激了。
聞言,顧令璟眉眼舒展了些,攬著她的肩,溫聲開口:“若母親有委屈了你的地方,你也不用太忍讓,只管告訴我,我會為你出頭。”
謝沅笑容更深:“有你這句話,就足夠了。”
顧令璟去上朝后,謝沅剛喝完藥,就見正院的安嬤嬤來了。
“前日方姑娘受了委屈,夫人的意思是在聘禮與酒席上補償一些,只是前日夫人暈了一回,現在還下不來床,禮單、席面等一應喜事就交給世子夫人操辦了。”
安嬤嬤笑容晃眼:“夫人對您寄予厚望,將這么重要的事交給了您,您可別叫夫人失望啊。”
謝沅有了心理準備,面上沒有露出異常,點頭應下。
看著安嬤嬤離開的背影,含蘭不忿道:“正院未免欺人太甚!這樣給您沒臉,等世子與二公子回來,夫人您一定要跟他們訴訴委屈啊!”
謝沅揉了揉眉心:“訴什么委屈?還嫌前日鬧得不夠大么,操辦喜宴就操辦喜宴吧,左右為夫君……納妾,這本來就是我分內的事。”
別人家的主母能夠眉開眼笑地為丈夫抬進一房又一房妾室,她……自然也可以。
只是在辦喜宴之前,她還想再見那位方姑娘一面。
昨日顧令璟說的那番話既叫她安心,又覺得對不住方姑娘。
若方姑娘介意坐冷板凳、與顧令璟有名無實,她可以為她處理好一切事,不叫她蹉跎余生,一來為良心,二來也為她自己的私心。
含秋擔心道:“只是您的身體不宜見風……”
“死不了。”謝沅說了句玩笑話。
她率先起身更衣,含秋忙上前服侍,特意給她多加了幾件衣裳,手里還塞了個湯婆子。
前日方姑娘從正院搬出來后,被安排在了落霞院,離桃頤院不遠,謝沅很快就到了地方。
“見過世子夫人。”
丫鬟們福身行禮。
里頭傳來一道清麗悅耳的聲音:“世子夫人來了?快請進。”
謝沅抬步進門,便看到半靠在床上的方姑娘,今日她臉色已恢復過來,有了些紅潤之色。
看到謝沅,她友善一笑:“我身體不爽利,夫人交待我要靜養,不能給世子夫人行禮請安,世子夫人千萬別見怪。”
“沒關系。”
謝沅走去床邊,丫鬟立即搬來一把椅子放在她身后。
坐定后,謝沅將丫鬟們都遣了出去,只留下含秋。
見狀,方姑娘眼中浮起一抹狐疑:“世子夫人有話不如直說?”
謝沅點了點頭:”前日因為我小弟,累得姑娘落水昏迷,臥病在床,我先向你道個不是。”
“世子夫人前日就已經送來重禮道歉了。”方姑娘柔柔一笑,“且謝大人那樣出眾博學的男子,想來平日一定是溫文有禮的人,那時她為了世子夫人出頭,這才鬧得過了,我并不會怪她。”
“姑娘大度。”謝沅也笑了,“今日我來,一是賠罪,二是想問你一句話。”
“世子夫人但說無妨。”
謝沅想了想,斟酌道:“姑娘應當已知曉,母親正在挑選良辰吉日,迎你入府。”
聞言,方姑娘笑意更深:“以后,我與世子夫人就是一家人了,一定幫助您侍奉世子左右,為他穩住后宅,叫他沒有后顧之憂。”
“不知姑娘入府,所求為何呢?求愛、求利、還是求個名分?”
謝沅頓了半晌,還是選擇先問她所求是什么。
方姑娘聞言,笑意卻淡了一瞬:“世子夫人不必如臨大敵,我入府是為了世子生子、為伯府開枝散葉,而非與您爭寵爭愛,您大可放心,也不用套我的話。”
“我不是這個意思。”謝沅自然不會直說顧令璟的打算,叫雙方都沒臉,只是隱晦說道,“我與世子夫妻三年,素來恩愛和睦,我只是擔心你受了冷落,屆時余生難捱。
女子一生可貴,若能找到一個兩情相悅的良人白頭到老,或許會比守著冷冰冰的四方宅院過日子要快樂得多。”
“情愛難得,并不是誰都能得到不假,但世子夫人怎么斷定我就一定得不到呢?”方姑娘說完,又嫣然一笑,“后事如何,誰能知曉?世子夫人未免杞人憂天。”
“事關終身——”
“世子夫人不必再勸,我既然已經踏入伯府大門,就不會再遲疑憂慮。”方姑娘輕聲開口,“世子那樣的絕世人物,如果能伴他左右,即便是沒有名分,我也一樣心甘情愿的。”
話已至此,謝沅就沒再說什么。
走出落霞院,她嘆了口氣。
“我好像弄巧成拙,叫她以為我是來示威炫耀的了。”
“若奴婢不知道世子打算將方姑娘當擺設的事,恐怕也以為您是來下馬威的。”含秋說得直白。
“不過這位方姑娘志向遠大,夫人您還是別再說什么做什么了,否則被她知道,還以為您是要擋了她的路呢,到時鬧起來,老爺夫人肯定不會站在您這邊。”
謝沅點了點頭:“幫人的前提是不自找麻煩、自找苦吃,我不會再做什么。”
回去后,她就開始籌備方姑娘進府的事。
因為忠義伯夫人說過陣仗要鋪得大些,下人們出門采買需要的一應東西時難免會叫人看見。
在伯府沒有封口的情況下,很快京城就傳起了忠義伯世子納妾的消息。
有之前鬧出的事在,不少人都在看笑話,提及謝沅,多是不屑嗤笑,她因為夫君納妾一事鬧上了朝堂,如果伯府就此壓下不提,即使她得個善妒的名聲,至少目的達到了。
可偏偏伯府大張旗鼓地辦起了納妾的喜事,這就更襯得她之前的“鬧”像個笑話。